今年以來,寶雞市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總體要求,以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活動為載體,以解決當前民政領域群眾最關心、最關切、最直接的問題為根本目的,鞏固拓展兜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力推進社會救助重點工作,各項政策落地落實落細。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一是鞏固成果力度持續加大。制定印發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等文件,扎實開展鞏固社會救助兜底脫貧成果“回頭看”和“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大排查,市、縣(區)、鎮(街)三級聯動,全方位摸排,做到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持續推進“兜底保障織網暖心提升行動”,健全完善防返貧監測預警等四項機制,通過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等對象的動態監測,共納入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709戶、1585人,實施臨時救助3790人次,未出現返貧人口和新增貧困人口。
二是社會救助制度不斷完善。印發了《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實施細則(試行)》,率先在全省開展低保邊緣家庭認定工作,為低保、醫療、住房等救助提供了及時可靠的數據支撐。截止目前,共審核確認城鄉低保邊緣家庭4572戶、17336人。制定了《加強城鎮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十二項”措施》,對近兩年來申請社會救助但未審核通過的對象進行了全面排查,新納入城鎮低保、特困供養共計54戶、95人,城鎮居民享受臨時救助74人次。制定印發了《關于推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工作實施方案》等,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從9月1日起,將低保、特困供養確認權限全部下放至各鎮(街)。創新開展特殊困難群眾生活質量提升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專業醫護機構對分散供養農村特困精神障礙患者集中托養;對缺乏照料、家庭環境衛生差等其他特殊救助對象,提供必要的定期訪視、家政保潔等服務。規范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一證一卡一協議”和探訪巡視等工作,夯實照料護理責任,確?!捌饺沼腥苏樟?、生病有人看護”。進一步細化完善臨時救助標準,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等規定,今年以來實施臨時救助共計22985人次、2549.39萬元。
三是為民辦事的效率大幅提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寶雞市民政局扎實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活動,成立13個調研組,由縣級領導帶隊,圍繞群眾最關心、最關切、最直接的問題深入基層,與困難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及時解決困難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同時,扎實開展城鄉低保覆蓋率提升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剛性支出頂格扣減等政策,讓改革發展紅利惠及更多群眾。制定出臺了家庭財產適當豁免辦法,解決了因重大疾病、重度殘疾或因學、因災等情形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申請社會救助的問題。截止目前,走訪慰問低保、特困人員等特殊困群眾共計3747人,支出資金68.16621萬元,解決個案問題45個。
四是基層工作作風明顯好轉。緊盯低保金管理發放不規范、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責任落實不到位、臨時救助時效性不強、社會救助經辦人員慢作為等突出問題,制定印發了《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方案》,向社會公布農村低保專項治理的內容、目標、問題等,接受群眾和社會各界監督,切實做到將整治內容讓群眾關注、整治過程讓群眾參與、整治效果讓群眾評判,發揮人民群眾監督作用,以困難群眾所感所獲檢驗專項治理效果。通過整改,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成效不斷彰顯,“關系?!薄叭饲楸!薄板e?!薄懊摫!薄奥┍!眴栴}有效遏制,農村低保工作環境不斷凈化,為編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網奠定了良好基礎。
五是救助工作合力充分匯聚。積極推進“1+8+N”新時代社會救助工作制度,對符合醫療、住房、教育等專項救助或臨時救助條件的,及時協助申辦或轉介相關部門依規納入救助范圍。率先在全省將信息核對系統數據擴展到18個部門、33類信息,做到了實時信息交換。開發建設的“寶雞·社會救助”項目,已完成系統流程閉環測試。今年共核查救助信息15.1萬戶、18.59萬人,做到了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聯合市財政局、紀檢監察組對全市近五年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檢查,確保了資金“規范運行、??顚S?、發揮效益”。